去年12月,央视一套“新闻30分”报道了卫生部公布的2003年全国茶叶卫生质量监督抽检结果,杭州龙井茶因铅项目指标不合格而榜上有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龙井茶含铅量超标问题,一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事实究竟如何?记者采访了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我国首位茶学院士陈宗懋。
“超标是因为检测标准过低”
“含铅量超标是因为检测标准过低,”陈宗懋院士开门见山说,这是龙井超标的真正本质。
“标准越低越容易超标,”他说,卫生部现行的茶叶中铅的残留量是以2毫克/千克为上限,与发达国家比,日本是25毫克/千克,加拿大、澳大利亚是10毫克/千克,即使标准控制得最严的欧盟,其标准也为5毫克/千克,我国的标准远远低于他们。
“假如用欧盟的标准检测,龙井茶将不存在超标问题。”欧盟对茶叶实行的是双重标准———欧盟对自己的检测标准是5毫克/千克,而对我国的标准却是2毫克/千克。南京空气检测/南京室内空气检测/南京环境检测/南京室内环境检测:http://www.025hjw.com/index.asp
有次他在国外看到外电报道龙井茶铅含量超标,就问起欧盟官员,为什么要用双重标准?对方回答,我们只是用你们自己制定的标准而已。
国内许多茶学专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早在4年前,全国茶叶流通协会和全国茶叶学会十多名专家联合上书,要求从科学的角度、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抬高”现行标准。“新标准预计会在今年出台。”陈院士透露说,届时龙井茶铅超标将不再是问题。
即使超标也绝对安全
“喝龙井茶绝对安全。”40多年来一直从事茶叶安全生产问题研究、每年要检测6000余种茶样的陈宗懋肯定地说。
陈老说,茶叶中的铅残留是客观存在,但茶叶中的铅残留量与饮茶时摄入人体的铅量并不等同。即使干茶中铅含量偏高,对饮茶者来说也还是安全的。因为,茶叶在冲泡时,只有少量的铅被泡入茶汤。举个例子,铅含量为3毫克/千克的茶叶冲泡后,通过茶汤而摄入人体的铅含量仅是国家颁布的饮用水铅含量标准的1/3到1/2。
人体自身也有解毒功能,茶叶中的铅对正常人的健康不会构成任何威胁。正常人体每天大约摄入100~300μg的铅,主要从食品中摄入,铅被人体肠胃道(主要在十二指肠)吸收的比例为5%~15%,其余的随粪便排出。另外,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本身就具有吸附重金属的作用。
如何为西湖龙井正名
做了40多年茶叶农药残留研究的陈宗懋,笑称自己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龙井茶铅残留超标问题是近几年才陆续出现的。
以前不超标为什么现在超标?他说,西湖龙井铅含量偏高也许有这样几个原因:空气污染、土壤中铅含量偏高、不恰当使用农药或肥料、加工过程中的铅污染等。
不管如何,当务之急是如何维护好这一民族品牌,为西湖龙井正名。这不仅关系到品牌和生产西湖龙井的厂商,更为重要的是,它牵涉到千千万万茶农的命运。
陈宗懋说,去年杭州市委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攻关铅污染课题,课题将于2005年结束。届时,将会有相应的解决之道。
巧妙应对“绿色壁垒”
在中国加入WTO后,国际上一些国家对我国茶叶的检测标准突然苛刻起来,有“绿色壁垒”之嫌。其中不光是铅含量超标,还包括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问题。陈宗懋说,中国加入WTO前,一般只查六七种农药含量,现在要检测196种。中国加入WTO后检测标准下降了10倍至200倍,标准值越低,意味着越严格。南京空气检测/南京室内空气检测/南京环境检测/南京室内环境检测:http://www.025hjw.com/index.asp
陈院士说,“欧盟有两套农药残留标准:一套标准对自己,一套对中国。”在和欧盟专家探讨农药残留标准时,陈宗懋用确凿的数据证明食用中国茶叶是安全时,对方愣了一下后说:“科学里也有政治问题。”中国十大名茶分别是,崂山绿茶,西湖龙井茶,庐山云雾茶,湖南岳阳君山银针,台湾冻顶乌龙茶,台湾高山茶,台湾乌龙茶,阿里山高山茶。
陈院士告诉记者,这里的奥妙是,中国使用日本农药就会超标,使用欧盟农药就不会超标。原先我国的茶叶所用的是日本产农药而非欧盟农药,现在我国将不得不改用欧盟农药。
陈宗懋说,我国有世界第一大茶叶种植面积(108万公顷),世界第二大的产量(72万吨),以及排名世界第三的茶叶出口量(近25万吨),说中国茶叶超标,实际上是发达国家制约我国的筹码。
陈院士提出,一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合理使用农药,另一方面则要巧妙避开这个“绿色壁垒”,即不是出口茶叶,而是对茶叶进行深加工,这样,标准问题将不复存在。
热点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来源:中国农产品加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