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的5大可怕误区-南京环境检测【南京环境网】
“食疗”走红,造就了几个以食疗而著称的“大师”。但遗憾的是,很多人由于对食疗认识上存在误区,遇到了诸多麻烦,甚至付出了付出很大代价。
误区一:药食同源,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
食物性质平和,其中含药性成分少,所以才可以作为食物日常食用。如果一种食品吃几天就让人感觉血脂、血压明显变化,这种东西能成年累月吃吗?事实上,越是“效用”明显的食物,越是要小心对待,不能过量,不能吃错了体质。所谓饮食养生改善体质,通常都是长期食用才会明显见效,不会是三两天就有明显效果。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误区二:只要是食疗就安全无毒。
很多人热衷于“食疗”,就是因为觉得食物安全,心理上好接受。其实,那些所谓“药食两用”的食物之所以有治疗效果,正是因为其中含有较多的药效成分。无论是食物还是药物,只要其中的药效成分多到一定水平,就有毒性。这就是毒理学的基本原则:剂量决定毒性。
比如,每天喝2两绿豆煮的汤属于正常食物;但喝3斤绿豆煮的水,就变成了药物。因为是正常浓度的15倍。又比如说,烟酸和烟酰胺本来是一种B族维生素,正常每天吃十几个毫克,但如果作为控制血脂的治疗药物,数量须是膳食正常量的几十倍。这时候它就有明显的副作用了。即便是水,喝得过多都会导致死亡,更不要说含有茄碱(就是土豆发芽时产生的那种毒素)的生茄子。南京空气检测/南京室内空气检测/南京环境检测/南京室内环境检测/【南京环境网】:http://www.025hjw.com/index.asp
所以说,只要是食疗就安全无毒的说法,并不能够成立。
误区三:什么人都可以用同样的食疗方子。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要辨别不同人的生理状况和营养状况,按照每个人的个体情况来安排食谱。有些人应少吃红肉,有些人则适宜多吃红肉。有些人适宜多吃燕麦,有些人则不适宜多吃。如果一个营养师给什么人都推荐同样的食谱,那只能说,他不是个合格的营养师。
误区四:营养学就是食疗的学问。
食疗是我国传统疗法之一,形式为饮食,但很多都是添加中药材的,至少也要用药食两用的食材。至于鸡汤或大米之类,主要是作为载体来使用的。
营养学属于预防医学,它主要关心的是如何通过平衡的营养成分和保健成分来维持健康,并减少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营养学也关心如何通过饮食和生活调整来控制慢性疾病,比如控制血糖、血脂等。但和食疗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不吃任何药材,完全靠调整日常饮食来改善疾病,见效时间通常会长一些,已经不是人们所期待的那种快速见效的食疗了。南京空气检测/南京室内空气检测/南京环境检测/南京室内环境检测/【南京环境网】:http://www.025hjw.com/index.asp
误区五:慢性病可以用某种食物治愈
糖尿病、高血脂等,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吃出来的,也的确可以用饮食的方法令其明显改善。不过,那些吃出来的病,毫无例外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长期营养失调的结果。要想解决问题,当然是要全面改变饮食习惯,平衡营养,增加运动,调整起居,消除病因。单靠哪一两种食物是不可能做到的。(本文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来源:喜乐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