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乙肝治疗中的五大“误区”-南京空气检测【南京环境网】
在乙肝抗病毒过程中,很多患者常常被一些 “误区”蒙蔽了双眼,导致问题迭出,不仅延误正规治疗,而且加重了病情。在所有 “盲点”中有五大 “误区”兼具普遍性和代表性,乙肝患者只有跳出这些误区,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找到乙肝治疗的“康庄大道”。
误区一:顾虑重重,不抗病毒
面对乙肝病毒,“抗”还是“不抗”?不少乙肝患者自从听说了 “抗病毒抗了不管好坏都停不下来”、“核苷酸类似物会吃了一耐药就无效”等论调以后,即使HBV DNA水平很高、肝功能出现异常,也坚决拒绝抗病毒治疗。
国内外所有肝炎防治指南都明确指明,只要符合抗病毒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必须坚持抗病毒治疗。自从十多年前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面世以后,就已经确认了口服抗病毒在乙肝治疗中的核心位置。因此,指南推荐的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关键是建立在大量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的,乙肝患者在病毒量升高,肝功不正常的时候,应该积极询问专业医生的建议。南京空气检测/南京室内空气检测/南京环境检测/南京室内环境检测/【南京环境网】:http://www.025hjw.com/index.asp
误区二:孤注一掷,速战速决
很多患者都希望能在短期内将乙肝病毒从体内 “连根铲除”,因此一听说有“特效药”、“祖传秘方”能根治乙肝,虽然心里也打鼓,但抱着“万一能治好”的心态,经不起商家的忽悠。结果不但白花了钱,还延误了治疗时机,可谓是得不偿失。
乙肝治疗“孤注一掷、速战速决”的做法不可取,患者应该做好准备坚持长期治疗。在初治选药时要有长远规划,不能瞻前不顾后、孤注一掷。尽量选择疗效好,能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同时需要兼顾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自己的经济状况,目前乙肝治疗没有特效药,但口服抗病毒药抑制病毒复制的疗效是肯定的,目前可供选则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和恩替卡韦,这些药物的价格有差异,上市时间也有早晚,但不存在新上市的就是好药,或者贵药一定更有效的说法。
误区三:惧怕耐药,频繁换药
几年前网络上猛刮的“耐药危害”风,导致部分乙肝患者误以为:耐药就没救了。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所有核苷(酸)类似物都会发生耐药,耐药只是乙肝抗病毒治疗中的一部分,通过优化治疗可以预防和管理,患者不必过度担心,医生经过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已经有丰富的经验和办法解决耐药的问题;患者因为害怕耐药就频繁换药不但不能降低耐药的发生,反而容易导致临床耐药的提早来临。
耐药通过优化治疗可以被很好解决。乙肝患者应目前的四种口服抗病毒药物,不管是拉米夫定或替比夫定还是恩替卡韦,只要是其中一个单药治疗出现耐药,都要加用阿德福韦,而且在治疗24周时,一发现病毒升高,就要尽早加上去,可以更好地预防耐药的发生。优化治疗主要体现在24周检测和联合治疗上,这两点掌握好了,就能发挥优化的作用,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南京空气检测/南京室内空气检测/南京环境检测/南京室内环境检测/【南京环境网】:http://www.025hjw.com/index.asp
误区四:擅自做主,漏药停药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在一辈子做好事。同样,对部分乙肝患者来说,坚持二三个月每天吃药还算容易,但是连续两三年就比较困难。
听专业医生的话,被称为依从性好。大量的事实证明依从性好的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也好。医生没有让停药或减药的时候千万不能擅自做主。原因是:药物需要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才能起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效果,每天吃药,正是要维持这个浓度,如果吃一天,停一天,血液中药物的浓度减少,不仅不能很好地抑制病毒复制,而且还会使病毒变得“皮实”,容易导致耐药的提前发生和疗效下降。
误区五:害怕进展,拖延检测
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就是安全。不少乙肝病人在口服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也存在着“鸵鸟心态”,拖延或抗拒检测的行为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害怕查出不利结果。
乙肝患者害怕病情恶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疾病恶化与否并不会以病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检测对病人而言是“眼不见为净”,但没了定期监测和随访的监控,医生就无法判断病情的变化、药物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一旦HBV DNA水平、肝功能等指标发生了变化,但医生没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使病人为此付出健康和经济上的双重代价。 因此,乙肝患者在口服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定期检测和随访,不能讳疾忌医、害怕检测。 -----------来源:新闻晚报